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圖書館

林芳珍:「好習慣 好健康」

「好習慣 好健康」/新生醫專健康休閒管理科 林芳珍主任

 

  隨著科技的進步及社會經濟成長及生活環境的變遷等,人們的生活習慣隨之改變。在飲食方面,外食及速食的機會增多,容易造成營養不均衡,而生活機能便利及工作忙碌等因素,使得體能活動逐漸減少,進而影響身體健康。依據行政院衛生福利部統計,101年度十大重要死因許多都是慢性疾病。就預防醫學的角度來看,與其等到罹病時來尋求醫療協助及治療,不如養成良好生活習慣,以預防疾病發生,並促進身體健康。

        健康的生活習慣的養成,不僅對於疾病預防有幫助,在生活的適應及壓力的舒緩皆有相關。舉例來說,在飲食及運動方面注意熱量的攝取以及消耗,有助於維持良好的體態及身體機能,則有能力照顧自己的生活所需。當體重過重時,往往走沒多久,或爬二、三層樓梯就氣喘噓噓,這就會影響到生活適應的能力。

        康健雜誌在115期的一篇文章中提及有10種人容易被癌找上,包含肥胖、靜態生活少活動、飲食油膩、愛吃肉卻少吃蔬果、抽菸、吃檳榔、大量飲酒、重口味愛吃鹹、愛吃醃漬物、壓力大或容易焦慮憂煩的人。並且提出10種健康生活習慣,若能確實執行,則可以預防疾病上身。

  1. 盯住你的BMI

身體質量指數BMI = (公斤) / 身高2(公尺2)

正常範圍應介於18.524之間。

  1. 每天流汗30分鐘

不需要練六塊肌,也不需要跑馬拉松,只要依照自己的喜好,選擇自己喜歡的運動,持續每天讓自己流汗30分鐘以上。

  1. 喝綠茶或咖啡

綠茶含有兒茶素及維生素AC等抗氧化劑,因此具有防癌功效。這些防癌成分綠茶含量最多、其次是烏龍茶、紅茶最少。咖啡也可以降低某些癌症發生率。

  1. 新鮮蔬果579

所謂579即依不同族群,攝取不同份量的蔬果。兒童一天至少要吃5份新鮮蔬菜、女性7份、男性9份。

  1. 跳開脂肪誘惑

所有飲食構成要素中,脂肪與癌症關係最強烈,減少脂肪的攝取,有助於癌症的預防。

  1. 多吃雞、魚

研究已發現比起不吃或很少吃紅肉的人,大量攝取豬、牛、羊等紅肉的人罹患大腸癌風險增加30%。

  1. 戒菸、戒酒、戒檳榔

抽菸是肺癌主要危險因子。過量飲酒會增加罹患口腔癌、咽喉癌與食道癌風險,且長期飲酒過量容易造成肝硬化,進而增加得肝癌機會。檳榔與頭頸癌(口腔癌、喉癌)的發生密切相關。

  1. 少鹽、不喝含糖飲料

每天攝取的鹽不超過6公克,少喝含糖分飲料,喝白開水最理想。

  1. 餵母乳

研究指出,喝母乳的寶寶將來罹患血癌風險比較低,媽媽則可得到降低乳癌風險的好處。

  1. 保持輕鬆的情緒。

醫學研究發現,精神壓力會削減免疫機能,抑鬱症使身體修補DNA的能力下降,罹患癌症機率明顯提高。

 

  以上10點大致來看皆在飲食及運動二方面,雖看似簡單,但在實行上,好習慣的養成則不太容易。以每天流汗30分鐘來說,依體委會99年「運動城市調查」分析「規律運動人口比例」,13歲以上國人,養成每週至少運動3次、每次至少30分鐘、運動強度達到會流汗而且會喘之規律運動比例,雖已從94年的15.5%,上升至100年的27.8%,但無規律運動習慣之比例仍高達72.2%。此外,根據天下雜誌518期的報導,200508年「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」報告顯示,台灣成年男性超過一半(51%)過重或肥胖,成年女性則是每3人就有1人過重或肥胖(36%)。世界衛生組織指出,缺乏身體活動或靜態生活是造成全球性死亡及殘障的十大原因之一。可見,規律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對於健康的重要。

  每個人都應該關心自己的身心健康,最簡單的個人健康管理,就是從規律運動及良好生活習慣的養成開始。

 

康健雜誌115(2008-06) (2013/11/22)

http://www.commonhealth.com.tw/article/article.action?id=5015871

2013-03-19 天下雜誌 518期 作者:謝明玲,

天下雜誌2013年新良食運動網站(2013/11/22)

http://green.cw.com.tw/2013/article_list1.aspx

行政院體育委員會國民體育季刊(2013/11/22)

http://www.sa.gov.tw/resource/annualreport/Quarterly169/page15.htm

瀏覽數  
將此文章推薦給親友
請輸入此驗證碼